用30天走访北上深,一起来看西方记者眼中的中国建筑设计!
发布于: 2018-08-10 类别: 转载自: ZaomeDesign 3307

本文经授权转载自:顶好设计(ID:design-encounters)

《Modern in Denver》杂志

专注于现代建筑与设计,探讨美学生活方式的美国知名设计杂志《Modern in Denver》,今年迎来了创刊十周年,其编辑团队在此之际亲自走访了中国,制作了中国建筑设计专题报道,记录他们在走访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多个城市后,对当代中国建筑的感受。


本文英文版刊载在《Modern in Denver》夏季刊中。在文中他们向西方的读者介绍了来自中国建筑的新势力。顶好设计独家获权编译这一专题。


应顶好设计邀约,《Modern in Denver》杂志中国特辑撰稿人Caroline Joan Peixoto(右)及摄影师James Florio(左)为我们录制了简短的视频,两人一同探讨了本次中国行的见闻。


《Modern in Denver》中国专题报道


以下内容来自《Modern in Denver》夏季刊

撰稿:Caroline Joan Peixoto

摄影:James Florio (Jamesflorio.com)

本文由《Modern in Denver》独家授权顶好设计刊载


在过去,中国经常模仿西方设计,热衷于宏伟、标志性的建筑,但如今,形成中国特色现代设计与独特风格的时代已经来临。这些建筑是有机,精妙且符合中国国情。


中国的设计行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政府企业一直主导着中国的建筑类型和建造方法。


阿丽拉阳朔酒店

©James Florio


到了21世纪初,西方公司进入中国,在这里设计了很多标志性建筑,其中就包括荷兰知名建筑设计公司OMA设计的CCTV大楼。但是近年来,随着市场和经济的开放,中国本土的小型公司已经成为了推动整个设计行业发展的主力军,他们凭借着对技术和施工的完美把控,创造了大量尊重历史与文化的空间。


以位于中国广西的阿丽拉阳朔酒店为例。它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。在上个世纪被废弃的糖厂,如今被改造成设计精妙的高端五星级酒店。


阿丽拉酒店和度假村找到了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,对空间重新进行了构想和规划。直向建筑的负责人董功领导了整个项目设计,他以原有旧糖厂为基地,用新建建筑将糖厂包围,将新旧建筑有机联结在一起。


阿丽拉阳朔酒店

©James Florio


旧糖厂隐藏于高低起伏的喀斯特山林中,直向建筑将不同厂房改造成了特定的度假区域。


例如,榨糖房被改造成了酒吧和餐厅,旧装货码头被重新解构和改造成为一个室外泳池。此外,还针对客房建造了一个新结构,由当地材料制成的定制空心砖呈网格状,覆盖着混凝土。


阿丽拉阳朔酒店

©James Florio

(向左滑动查看图片)


北京——古老的底蕴 

Ancient foundations 


朝阳公园广场

©James Florio


MAD建筑事务所,由土生土长在北京的马岩松创立,是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、最广受赞誉的中国建筑公司之一。


MAD成立于2004年,致力于将具有未来感的设计与尖端科技相结合,并在设计中表现东方人对自然的哲学。凭借着这种谦逊的创始理念,MAD打造出了一系列在世界范围内最令人期待和瞩目的项目。近期,MAD拿下了洛杉矶的乔治-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项目并正式动工。


“我们想要模糊自然与人工之间的界限,使两者在设计中相互融合。”

——马岩松,MAD


朝阳公园广场

©James Florio


MAD另一个吸引全球建筑界目光的项目是近期竣工的朝阳公园广场。朝阳公园广场是一个建筑综合体,规模和外形十分雄伟,乍一看像一个外星空间站,极具现代感,象征了北京突破科技与设计界限的决心。


马岩松将朝阳公园广场设计成一座嫁接城市与自然的桥梁。位于北京最大的公园湖畔,建筑架构映射出柔和的曲线和高低起伏的周边环境。


松树、竹子、岩石和池塘迂回地穿梭在这个由10座建筑组成的广场,其中两座塔楼如中国的山脉一般,巍然林立,高耸入云。这两座塔楼外立面采用黑色玻璃幕墙,呈鳍状垂直于地面,就像平坦覆盖在骨架上的一层外皮。


朝阳公园广场

©James Florio


“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历史”,建筑营设计工作室的韩文强这样说道。


他一直追求自然与现代化的平衡,“传统的中国住宅只有一层,这样居住者能够从穿透地面到达脚底的‘气’中获得能量。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,人们开始在高层公寓居住,不能接地气。我希望我的建筑设计能够使人与自然相互联系。”


韩文强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,2005年成为建筑学教授,2010年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。“建筑营因时代需求而生,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学以致用,而我则在这里实践自己的设计理念,为北京添砖加瓦。”


“置身于北京,到处都是高楼与胡同。”的确如此,北京是一个层层叠嶂、不断扩大的城市丛林,有几千年的历史。


叠院儿

©James Florio


如今,顶尖建筑师们设计的摩天大楼屹立在历史悠久的旧城区之中。胡同,是由小巷、庭院和住房构成,一张看似无尽的网络,是北京独有的风景。在这个拥有2100万人口的城市里,现代化的高层公寓、雄伟的政府大楼和前卫的文化大厦同样也看不到尽头。


虽然建筑的密度很大,但北京却对其赋予了一种平静感。宽阔街道和高速路上的交通畅通无阻,公共换乘系统也十分高效。“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城市”,我们的翻译人员这样说道,“人们很享受他们的日常生活,因为时间飞速,他们对于每一刻发生的事情都很憧憬。”



叠院儿

©James Florio

(向左滑动查看图片)


韩文强设计的“叠院儿”就曾是旧时代的青楼和面包房,位于北京知名的、历史悠久的“前门”步行街附近。在北京一家酒店集团找到建筑营设计工作室寻求合作之前,上图的原建筑已废弃多年。


叠院儿现在是一家精品酒店和活动场所,沿用了传统架构的同时也具备了现代舒适感。


叠院儿

©James Florio


“我希望我的作品兼具历史与现代,现代的外在包裹着中国传统空间的体验。”

——韩文强,建筑营设计工作室


叠院儿

©James Florio


“我没有什么宏大的愿景,只立足当下,能解决眼前具体的问题,是设计的乐趣所在。”

——韩文强,建筑营设计工作室


扭院儿是建筑营设计工作室的另一个项目。穿过传统的百叶门,尘世的喧嚣一扫而空,一下子从北京胡同的喧闹生活进入到一个平静、诗意的世界。


扭院儿被划分为四个单独的房间,由鹅卵石铺就的小道所连接。小道蜿蜒穿梭于各个房间,模糊了室内与室外的分界线。木质滑动门、柔软的白色窗帘和竹子“绿墙”将空间单独分隔开来,可以单间或整体出租。


扭院儿

©James Florio


直向建筑设计的海边图书馆和海边教堂,位于阿那亚度假社区,濒临秦皇岛黄海,距离北京3小时车程。与世界上其他设计不同,海边图书馆直接坐落在海滩上,距海潮只有几百英尺远。


该图书馆用混凝土和当地木梁所建成,以形成对比,馆中的藏书主要聚焦于海洋和历史书籍。在馆内,面朝大海的外墙完全由玻璃制成,所有的座位面向海边,营造了一个独特又鼓舞人心的阅读场所。


海边图书馆

©James Florio


“从外部看,它就像一个坚硬、纯净的风化岩石,但内部却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体验。”

——董功,直向建筑


海边图书馆

©James Florio


海边教堂

©James Florio


教堂距离图书馆只有一小段步行距离,向所有信仰的人们开放。教堂伫立在海滩上,墙面呈山体状,看着像被海浪冲到岸上的一艘船。


它由现浇混凝土和刷白的墙面构成,内部的巧妙设计使光线能够自然地充盈整个空间。会众向东面对着讲道坛的同时,也朝向着一面玻璃墙——这是你和深沉的大海之间唯一的间隔。


海边教堂

©James Florio


“我们想象这座海边教堂是很久以前漂浮在海上的一艘船。随着时间推移,海潮后退,只剩下一个空的、留在海滩上的结构。当潮水上涨,整个空间将被水淹没,教堂呈现出浮船的意象。”

——直向建筑


海边教堂

©James Florio


上海—多样化的融合

Diverse influences


如果说北京是一个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城市,那么上海则融合了多种文化。上海是拥有2400万人口的世界性大都市,在人口和设计方面都极富多样性和活力。


“没有多样性就无法存活”,Wutopia Lab创始人俞挺说道,“不具备多样性,没有复杂的体系和色彩,一座城市或一项设计就死了。”



朴素之家

©James Florio


俞挺是一个很有腔调的上海人,在2013年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Wutopia Lab,此前他曾在一家政府运营的建筑单位工作了将近20年。

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俞挺从事的都是标准化的、政府规定的设计,历经觉醒和转型,他发出了自己的声音,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。他复杂又有趣的设计和理念,在一系列引起全球关注、极富创意的作品中均有体现。


朴素之家

©James Florio


黄浦江将上海一分为二,本地人将河岸称为“外滩”。河岸两旁高楼林立。在河滨步道的更远处,排列着繁华喧嚣、各具特色的街区。


漫步静安区和法国租界,你会发现街道两旁绿树成荫,生气勃勃,到处都是个性迷人的小型精品店、咖啡厅和餐厅。这里呈现出上海最真实的面貌:古色古香,兼具异域风情。上海的建筑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、法国殖民主义风格以及最新前沿的现代设计。


朴素之家

©James Florio


“几个世纪以来,我们一直在建房子和发展”,俞挺这样说道,“我们有很丰富深厚的历史底蕴可供借鉴。我不断地学习和收集信息,无论是在街区漫步,或在网上浏览讯息,我一直以十分开放的心态接收信息。”


朴素之家

©James Florio


“设计的范式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对偶关系。当你在创建一个空间时,你必须赋予空间的对偶关系以生命力。设计须是复杂的综合体。在我设计空间的时候,我一定会考虑与这个空间相对立的是什么。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,必须要清楚和重视对偶关系的范式,否则就无法达到平衡。”

——俞挺,Wutopia Lab


在这个为著名艺术家李斌设计的居所中,俞挺可以自由地探索这种对偶关系范式(这是他的核心设计理念)。居住区和工作室只有一条步行桥连接,室内墙面以明亮、鲜明的色彩粉饰。


苏州钟书阁

©James Florio


钟书阁书店在中国以其复杂、精妙的设计而出名,每个零售书店的形态各异。由Wutopia Lab设计的苏州钟书阁,多彩的穿孔铝板横跨了15000平方英尺的整个空间。当你穿过整个书店时,铝板颜色呈波浪状起伏,并从天花谢落到地上,在公共区域中划出了一块形私人的阅读区域。


苏州钟书阁

©James Florio


“有时候,我会想不起很多年来的一些事。但是,当我站在一个新场地的周围,记忆会随之涌上心头,也许是一部电影的片段、一张照片、一些小道传言或引起轰动的事。当我置身于场地中时,我的内心会选择做一些联结,设计也由此产生了。”

——俞挺,Wutopia Lab


上海西岸Fab-Union Space

©James Florio


西岸艺术中心坐落于外滩的南端,是新建成的区域。这里的画廊陈列了各种各样的本土和国际艺术家的作品。参观和漫步于画廊间,你可以在这里度过完美的一天。



池社

©James Florio


西岸艺术中心包含了16栋小型建筑,由多家设计公司所设计。建筑里的池社,借助了机器臂砌筑工艺建造了砖块外立面,从而精确实现了墙面的砌筑。


Fab-Union Space,整个空间有4层,只用清水混凝土浇筑而成,围绕楼梯和地板形成了折叠、起伏的效果。两座建筑均由袁烽博士设计。袁烽博士于2003年在上海成立了创盟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。


龙美术馆西岸馆

©James Florio

(向左滑动查看图片)


龙美术馆(西岸馆)于2014年开放,受到了广泛的赞誉。由柳亦春领导的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对昔日的运煤码头进行改造,用于陈列和展示刘益谦、王薇夫妇的私人艺术珍藏。


龙美术馆不仅容纳了四层的艺术品和展品,还包含了咖啡厅、图书馆、儿童中心和多家艺术商店。馆主希望创造一个空间使艺术能够无缝融入上海人民的日常生活中。


宝龙创想实验室

©James Florio


宝龙创想实验室是一个共享办公场所,面向科研、信息科技、虚拟现实和商业开发领域的人员而设计,这种类型的办公空间在上海实属首例。宝龙创想实验室由唯想国际设计,占地12000平方英尺,完美融合了工业革命和科技时代的元素。


走道做了架高处理,大量管道贯穿房间和金属装置,使整个空间给人一种非常实用的感觉。在整个空间极富时尚与现代感的基础上,唯想国际的设计师李想还在室内加入了有趣的粉色,形成了一种反差。


“我从不想随大流”,她说道,“我想为业主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优质设计,并提供一些能带来视觉享受的东西。”


宝龙创想实验室

©James Florio


“我不想被绑定在一种风格上,也不想跟风。我希望通过我的设计在每个项目中传达我的价值观,并做到功能性和娱乐性的完美结合。设计需要能为社会带来正能量,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。”

——李想,唯想国际


宝龙创想实验室

©James Florio


深圳——前瞻思维的灵感之源

Forward thinking inspirations


日益富强的中国迫切想向世界展现经济的崛起,于是将建筑带到了先锋设计的前沿,创造了许多壮观的空间。我们探访了走在前沿的城市:充满历史底蕴和商业气息的首都北京;国际艺术和文化中心上海;以及从小渔村发展壮大起来的深圳,深圳正在对这个13亿人口国家的设计重新进行定义。


置身于深圳,你才能真正了解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和设计领先者,蕴含了多大的能量。在1979年,这个城市只是一个仅有3万人口的小渔村。为了开展经济开放的先行试验,政府将深圳设立为“经济特区”,允许外商投资和出口贸易。到2008年,深圳人口达到了1200万,如今已成为了中国的设计之都。


深圳市民中心

集深圳市人民政府、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、

深圳博物馆、深圳会堂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

©James Florio


“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,在这里,设计们有更多的机会将他们的创意付诸于实践。”周三霞这样说道。


周三霞在2015年成立了三霞品牌推广公司,为蒸蒸日上的设计和建筑行业提供品牌推广服务。这是中国首家面向中国设计师的专业品牌推广公司,拥有超过10名英语流利的员工,每天忙转于办公桌前。


“这里蕴含着很大的机遇”,周三霞说,“我们正在快速地发展壮大,世界也正在通过我们了解中国空间设计。为什么不向他们展现我们最好的作品?为什么不向他们展示我们的设计有多独特呢?”


深圳市民中心

©James Florio


在深圳市民中心,构成博物馆边界的墙壁被称为“拱顶伞”,由于混凝土柱向顶部弯曲,看起来像把一个拱形结构一分为二。这种形态自由营造了丰富的空间感,同时也尊重了场地的原始工业溯源。


在任何一个周日,深圳葱郁、宽阔的公园里都挤满了年轻的家庭。大人们唱卡拉OK,小孩们放风筝。图书馆人山人海,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。人们在中心广场跳舞、玩滑板,和朋友自拍。这座城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。


深圳市民中心

©James Florio


得益于深圳的繁荣和年轻活力,这里的房地产行业和城市景观发展迅速。“在几十年以前,欧式风格十分受欢迎”,三霞补充说道,“但如今,基于丰富的文化底蕴,我们正在探索自己的设计风格,以一种现代化方式表达设计理念。未来很值得期待。”



- end -


以上内容来自

《Modern in Denver》夏季刊

撰稿:Caroline Joan Peixoto

摄影:James Florio


本文由《Modern in Denver》独家授权顶好设计刊载

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



点击阅读原文或者下方小程序

在线购买造么工作室原创好物

推荐阅读

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

隈研吾个展空降北京,大/小展:走进隈研吾的世界


Frida Escobedo | 正在崛起的女性建筑力量


赫尔佐格&德·梅隆,这对建筑界的奥斯卡获得者到底有多厉害?


丹下健三,日本现代建筑第一人



吉冈德仁,每天不是在割玻璃造美景,就是在搭建彩虹的路上



奥拉维尔·埃利亚松,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个建筑设计项目



刘家琨:如果不真喜欢,最好不要坚持


里卡多·波菲,50年前设计的12栋住宅


斯维勒·费恩,人不可背离自己


社会主义建筑究竟长什么样?为何它如此奇幻?


文章内容为本站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联系邮箱:info@cidip.cn

分享: